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廳擬對下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作出批復決定。為保證此次審議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4年7月1日-2024年7月5日(5個工作日)。
聯系電話:0991-*(兼傳真)
通訊地址: (略) (略) 215號,郵編*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 地點 | 建設 單位 | 環評 單位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公眾參與情況 |
1 | 阿克蘇友聯 (略) 年印染梭織布3.3億米和針織布3.*噸項目 | 項目地點位于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 (略) 北側、 (略) 東側。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80°23"32.09",北緯41° 9"39.46"; | 阿克蘇友聯 (略) | 烏魯木齊恒達 (略) | 本項目新建標準車間3座、辦公樓1座、食堂1座、宿舍樓3座等,規劃總占地面積*.5m2(約256.1畝),建筑占地面積約*.3m2;通過配套染缸、定型機、平整機、開幅機、堿減量機、脫水機、檢驗成套設備及其他輔助設備等,形成年染色梭織布3.3億米和針織布3.*噸的生產能力。 建設性質:新建。建設規模:年染色梭織布3.3億米和針織布3.*噸項目總投資*萬元,其中環境保護投資*元,占總投資的7.13%; | 1.生態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1)施工期:施工期對生態的影響主要是施工清除現場,土石方開挖、填筑、機械碾壓等施工活動,破壞了項目區域原有地貌和植被,造成一定植被的損失;擾動了表土結構,土壤抗蝕能力降低,導致地表裸露,從而破壞了生態環境。其中,施工期的土石方開挖將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使區域植被面積減小,生態功能減弱,同時施工期的揚塵、噪聲會對區域內的動植物產生不良的影響。施工期噪聲還會影響動物的棲息等,用地基本無植被也無動物棲息地等,由于生態環境功能的恢復是需要時間的,因此,項目建成后,施工期生態影響將持續一段時間。 在建設后期,應及時進行植被種植和綠化,增強地表的固土能力,可以有效減輕施工揚塵和水土流失的發生。 (2)運營期:由于人為活動的影響和改造,使得生態系統結構的穩定性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雖然該項目改變了局部地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但通過廠址的人工改造,也增加了生態系統的異質性和穩定性,就整個區域來說,對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完整性不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 2.水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1)施工期:本項目施工期廢水主要來自建筑施工廢水和部分工人的生活廢水。施工廢水設置沉淀池沉淀后回用。施工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納管送阿克蘇紡織工業城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排放。 (2)運營期: 根據本項目生產廢水特性,實行生產廢水清污分流、分質處理、分質回用。 前處理后部分清洗廢水、染色后清洗廢水進入輕污水處理系統,采用“混凝+氣浮”工藝處理輕污水,處理后廢水回用于工藝清洗用水。 堿減量廢水進入堿減量廢水處理系統,采用“酸析法”工藝,通過酸化反應析出對苯二*酸鹽,用板框壓濾機濃縮脫水成白泥,酸析濾液進入濃污水處理系統處理。 梭織N/R布、梭織強捻滌綸布染色、梭織人棉布染色、針織N/R染色布、針織人棉彈力染色布、針織N/RT染色布前處理工序中產生的高濃鹽廢水,采用“簾式膜+物料膜+脫色氧化”組合工藝去除有機物和色度,再利用反滲透系統去除鹽分,濃鹽水處理系統處理后清水回用至車生產間;高鹽濃水回用車間,補充鹽分;含有機物廢水進入濃污水調節池進一步處理。 軟化水站排污水、部分生產廢水、堿減量酸析廢水、濃鹽水處理系統排水、廢氣處理裝置廢水、生活污水等進入濃污水處理系統處理,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組合工藝,處理后廢水全部進入中水回用系統處理。 中水回用系統采用“MBR+RO”雙膜組合工藝對廢水進一步處理,膜產水進入產水池,供車間全工藝段生產用水,濃水進入濃水收集池;通過濃水提升泵提升至濃水氣浮池,投加凈水藥劑,經過充分反應后,污水中的懸浮物和部分有機物質隨溶氣氣泡從水中分離,濃水氣浮池出水進入外排池,外排廢水水質達到《印染廢水排放標準(試行)》(DB65 4293-2020)中表2遠期間接排放標準由外排提升泵提升 (略) 進入阿克蘇紡織工業城污水處理廠,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A標準后部分回用,部分通過排放管輸送至下游空臺力克荒漠中的5#中水庫妥善處置。 本項目設置了2000立方米的事故池,保證事故狀況下污(廢)水不外排。 地下水環境保護按照“源頭控制、分區防控、污染監控、應急響應”原則采取措施。 3.大氣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1)施工期:本工程施工期大氣環境影響主要是施工活動產生的施工揚塵和施工機械尾氣。 主要采取的保護措施主要包括:①土石方開挖避免在大風天氣進行,完工后及時回填、平整場地。②工業場地輔助配套工程施工, (略) 面硬覆蓋。③易產生揚塵的建筑材料采用封閉車輛運輸,設置圍布、擋板,禁止高空拋撒建筑垃圾和起塵的料、渣土的外溢。④施工場地定期灑水抑塵,在大風期間加大灑水量和灑水次數,減小揚塵影響范圍。⑤加強對施工車輛的檢修和維護、嚴禁使用超期服役和尾氣超標的車輛、選用優質燃油等措施,減小施工機械和車輛的廢氣排放。⑥加強施工管理。 (2)運營期:本項目運營期廢氣主要為燒毛機燃燒天然氣廢氣、定型廢氣、污水處理站惡臭氣體、醋酸廢氣、危險廢物貯存庫廢氣等。 ①燒毛廢氣:1#、2#、3#車間各布置1臺燒毛機,共設置3臺,以天然氣為燃料,經自帶的收集裝置收集,采用水噴淋裝置預處理,除塵效率按40%計,單臺燒毛機配套的廢氣收集處理裝置風量為8000m3/h。處理后燒毛廢氣并入1套定型機廢氣處理裝置再處理。3臺燒毛機廢氣經“水噴淋”裝置預處理后,通過管道通入2、4、6號“一拖四”定型廢氣處理裝置再處理后通過DA002、DA004、DA006排氣筒排放。 ②定型廢氣:單車間設置8臺蒸汽定型機,4臺定型機采用1套“一拖四”定型廢氣處理裝置,該裝置采用“水噴淋+間接冷卻+除霧+靜電+脫白”五級廢氣處理工藝,單車間設置2套“1拖4”定型廢氣處理裝置,“1拖4”定型廢氣處理裝置配套風機設計風量*m3/h(并入燒毛廢氣的風量*m3/h),通過1根25m排氣筒排放,1#、2#、3#車間共設置6套“1拖4”定型廢氣處理設施,共設置6根25排氣筒(1#車間DA001/DA002、2#車間DA003/DA004、3#DA005/DA006)。大氣污染物 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達標排放。 ③污水處理站:污水處理站有組織廢氣采用“次氯酸鈉氧化+堿液噴淋”工藝處理后通過1根15mDA007排氣筒排放,NH3、H2S排放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表2排放限值。 ④無組織廢氣:項目A1、A2、A3車間無組織廢氣、A4污水處理站無組織廢氣、A5危險廢物貯存庫無組織廢氣中污染物PM10、揮發性有機物、NH3、H2S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惡臭污染物廠界二級標準、《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表2中二級排放標準。 采取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包括: ①選用與定型機配套生產的集氣裝置,保證集氣裝置與生產設備密封性好,匹配率高,以保證較高的集氣效率; ②合理布置車間,將配料等工序布置在遠離廠界的地方,以減少無組織廢氣對廠界周圍環境的影響; ③盡量縮短投料時間,以減少廢氣無組織排放量。 ④在保證廠區原料供應的情況下,盡量減少原料的大儲存量;物料及廢液儲存的包裝桶等應密封儲存,在每次取用完成后,儲存容器應立即密封儲存,防止儲存物料和儲存容器內的殘存物料揮發產生無組織的廢氣。 ⑤污泥濃縮要控制其厭氧發酵,選用先進壓濾設備,污泥脫水后產生的污泥堆放在指定的場地; ⑥增加廠內綠化面積,以減輕惡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3臺燒毛機廢氣經“水噴淋”裝置預處理后,通過管道通入2、4、6號“一拖四”定型廢氣處理裝置再處理后通過DA002、DA004、DA006排氣筒排放。 4.聲環境主要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1)施工期:本工程施工期噪聲主要為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噪聲。施工期采取的聲環境治理措施包括:①合理安排施工進度,盡量縮短施工場地平整和結構施工時間。②加強施工機械的維護和保養,避免由于設備性能差而使機械噪聲增大的現象發生。設備選型時,在滿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盡量選取噪聲小、振動小、能耗小的先進設備。③加強車輛運輸管理,運輸任務盡量安排晝間進行,如果夜間運輸應減速、禁鳴。 (2)運營期:運營期噪聲源主要是設備運行噪聲,主要來自生產設備、水泵等設備。經采取選用低噪設備、基礎減振、隔聲等降噪措施后,工業場地各廠界晝、夜間噪聲預測值均低于《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的3類功能區標準限值,且本工程聲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無居民區,不會造成噪聲擾民。 5.固體廢物主要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本項目運營期固體廢物主要為廢布、普通廢包裝材料、軟化水站廢離子交換樹脂、生活垃圾、廢過濾膜、含危化品廢包裝材料、廢定型油、廢機油、廢機油桶、廢手套抹布、白泥、污泥。 廢布、普通廢包裝材料在固廢倉庫分區、分類暫存,出 (略) ;軟化水站廢離子交換樹脂在固廢倉庫分區、分類暫存,供應商回收處置;生活垃圾交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置;廢過濾膜、含危化品廢包裝材料、廢定型油、廢機油、廢機油桶、廢手套抹布屬于危險廢物,分類、分區存放在廠區危廢貯存庫內,委托有危險廢物資質單位處置;白泥、污泥分別暫存于污水處理站白泥暫存間、污泥暫存間,需開展危險廢物鑒定工作,鑒定前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經鑒定不屬于危險廢物后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 6.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在做好各區域防滲的基礎上,原、輔材料、產品及廢水向地下滲透將得到有效地控制,對土壤環境的影響較小。事故工況下物料滲入對土壤有一定影響,要求建設單位加強管理和維護,同時加強工人的培訓和管理,減少泄漏事故的發生。本項目的建設對土壤環境的影響有限,其污染影響在可接受范圍內。 7.環境風險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本項目主要風險物質主要為染色工序使用保險粉(連二亞硫酸鈉)、冰醋酸;污水處理工序硫酸、次氯酸鈉、氫氧化鈉、鹽酸、氯化鋁、銻及其化合物、苯胺;廢氣處理工序NH3、H2S、次氯酸鈉、氫氧化鈉;危險廢物廢定型油、廢機油等。本項目最大可信事故為冰醋酸輸送管道全管徑泄漏,在大氣中擴散。 采取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主要為: ①運輸涉及的危化品裝卸、輸送應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 ②制定各種化學危險品使用、貯存過程的合理操作規程,防止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引起大面積泄漏; ③建立大氣環境風險三級防范體系; ④事故廢水排入廠區污水處理站內2000m3事故水池暫存; ⑤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備案,與園區環境風險防控體系聯動。 | 阿克蘇友聯 (略)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的要求,先后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發布三次公示向公眾告知本項目的建設情況。在環境影響報告書第二次公示期間,在阿克蘇日報進行了2次公示,并在項目所在區域周邊公告欄進行了張貼公示。公示期間未收到與本項目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措施有關的建議和意見。 |
2 | 新疆火燒云鉛鋅礦*噸/年鉛鋅冶煉工程 | 冶煉廠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洛浦縣,和田地區昆岡經濟技術開發區(有色金屬產業園),渣場位于冶煉廠東南2.678km處,項目廠址中心位于東經80°18′8.3″,北緯36°56′2.3″ | 新疆 (略) | 中國 (略) | 新疆火燒云鉛鋅礦*噸/年鉛鋅冶煉工程,于2023年7月取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洛浦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項目備案證;建設規模:擬建*t/a鉛鋅冶煉基地,處理火燒云鉛鋅氧化礦*t/a,生產*t/a鋅錠,*.48t/a鉛錠,681.37t/a精鎘,副產硫酸*t/a(100% H2SO4計,外售*t/a,其余自用)。建設性質:新建。項目投資:*萬元,其中環保投資*萬元,占總投資11.08%。 | 1.大氣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1)施工期:施工期間,基礎的開挖、土方挖填、建筑材料堆放、施工機械運輸、裝卸等產生揚塵,運輸車輛產生汽車尾氣,其中揚塵是施工期環境空氣的主要污染物。本項目施工期運輸車輛多,因此車輛產生的揚塵危害性比較嚴重;施工活動將造成局部地區環境空氣中的總懸浮微粒濃度增高,尤其是在久旱無雨的季節,當風力較大時,施工現場表層的浮土可能揚起;如果粉塵濃度高將影響周圍環境空氣質量。 本工程施工期擬采取的大氣環境保護措施主要為:①施工時盡量減少占地,并在施工現場設置圍擋或部分圍擋;②施工現場只存放用于回填的土方量。干燥季節要 (略) ,適時地對現場存放的土方灑水,保持其表面潮濕,以避免產生揚塵;散裝水泥、沙子和石灰等易產生揚塵的建筑材料不得隨意露天堆放,要有專門的堆棚,并在堆棚周圍設置圍擋,以免產生揚塵,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③運輸建筑材料的車輛必須用篷布蓋嚴, (略) 拋灑,散落在地上的沙子和水泥要經常清理;④建設工程施工工地必須用實體材料圍檔,建設工程施工中,必須采取降塵措施,避免揚塵污染。 (2)運營期:①本項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各污染物短期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均小于100%;②本項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各污染物年均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均小于30%;③項目環境影響滿足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對于現狀達標的污染物評價,疊加現狀濃度后,SO2、NO2保證率日平均質量濃度和年平均質量濃度均符合環境質量標準;疊加現狀濃度后,硫酸霧、HCl、氟化物、氨小時平均質量濃度均符合環境質量標準。根據“關于在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實施《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18)差別化政策有關事宜的復函》”,本項目所在區域屬于差別化政策地區,新建項目可不提供顆粒物區域削減方案。基準年2022年洛浦縣環境質量PM2.5/PM10年均值比值為0.28(小于0.5),洛浦縣人民政府發布了“洛浦縣大氣污染防治三年攻堅方案(2023-2025)”;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期濃度貢獻值最大濃度占標率≤100%;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長期濃度貢獻值最大濃度占標率≤30%;認為本項目大氣環境影響可接受。本項目位于環境空氣質量不達標區,并同時滿足以上條件,因此認為環境影響可以接受。 本工程運營期得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主要包括:①在原礦受料倉、轉運站、中細碎車間、篩分車間、原料均化庫、煤均化庫、焦均化庫、配料車間、制粒車間、回轉窯車間、鋅浮渣處理車間、鋅熔鑄車間、陰陽極制造車間、氧化鋅煙塵儲存及制粒、氧化鋅脫氟氯車間、焙砂球磨車間、鋅粉制造車間、鉛渣配料倉、鉛渣還原車間、鉛熔煉制粒、側吹熔化爐上料系統收塵等產生粉塵的地方均采用脈沖布袋除塵器除塵;②回轉窯揮發煙氣治理流程:回轉窯→余熱鍋爐→電收塵器→風機→送氧化鋅脫硫→脫硝+鈉法脫硫。每臺窯配置1套收塵系統,共4套收塵系統。設置4臺余熱鍋爐+8臺電收塵器進行回收余熱和收塵。脫硫系統采用氧化鋅法+鈉法脫硫工藝,脫硝采用臭氧法脫硝;③回轉窯脫氟氯煙氣治理流程為:回轉焙燒窯→余熱鍋爐→沉塵室→布袋收塵器→脫硫系統。每臺窯配置1套收塵系統,共4套收塵系統。設置4臺余熱鍋爐+8臺沉塵室+4臺布袋收塵器進行回收余熱和收塵。脫硫采用生石灰為吸收劑的半干法工藝;④側吹熔煉爐煙氣治理系統,設置1臺余熱鍋爐+1臺電收塵器進行回收余熱和收塵,收塵后煙氣送制酸系統,最終進脫硫系統,脫硫系統采用氧化鋅法+鈉法脫硫工藝;⑤側吹還原爐煙氣治理系統,設置1臺余熱鍋爐+1臺沉塵室+1臺布袋收塵器進行回收余熱和收塵,收塵后煙氣送脫硫系統,脫硫系統與制酸尾氣共用1套脫硫系統;⑥鉛火法精煉車間煙氣采用1臺布袋復合濾筒除塵器進行凈化;⑦鉛火法精煉車間煙氣采用1臺布袋復合濾筒除塵器進行凈化;⑧ 浸出車間的酸霧采用2套1級酸霧吸收塔吸收處理后排放;⑨綜合回收車間,采用2套1級酸霧吸收塔處理后排放。⑩中心化驗室設置1套濾筒除塵器,1套1級酸霧系統塔,經處理達標后排放。 2.水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1)施工期: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主要是建筑施工排水、車輛和設備沖洗水、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建筑施工排水懸浮物濃度較大,不含其它可溶性有害物質;設備沖洗水和生活污水成分相對比較簡單,污染物濃度低,水量小,而且是間斷瞬時排放,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明顯影響。 施工期保護措施:首先,施工場地開挖方產生的余土必須定點堆放,及時回填,作好水土保持工作;其次,各施工單位應在施工現場設置臨時廢水沉淀池,收集施工中排放的各類生產廢水,經沉淀后作為施工用水循環利用。施工營地的生活污水應設化糞池處理后排放,減輕對周圍水體的污染。 (2)運營期:本項目各類廢水采用分質分流處理,其中各類生產廢水、初期雨水經過處理后廠內回用,生活污水經地埋式污水處理站處理后回用于綠化全廠無廢水排放,正常情況不會對地表水體產生影響。企 (略) 與阿其克河均無聯系,且阿其克河沒有支流,因此事故或非正常工況下,廠區的事故水即使未能全部妥善收集,也基本不存在影響地表水體可能。 運行期的水處理措施為:①污酸進入污酸處理站,設置1座污酸處理站,處理規模為720m3/d,采用石灰乳中和法進行處理,污酸經處理后,送酸性廢水處理站;②酸性廢水進入酸性廢水處理站,設置1座酸性廢水處理站,處理規模為1200m3/d,采用“石灰中和+重捕劑除重+鋁鹽除氟”工藝,處理后的酸性廢水處理后液進入一般廢水處理站;③一般廢水處理站包括一般生產廢水處理系統、酸性廢水處理后液處理系統、低溫蒸發濃縮系統。廠區一般生產廢水進入一般生產廢水處理系統,處理規模為5520m3/d,采用“除硬+膜濃縮”工藝,處理后淡水全部回用,濃水進入低溫濃縮系統;酸性廢水處理后液進入酸性廢水處理后液處理系統,規模為1200m3/d,采用“除硬(+除重)+膜濃縮”工藝,處理后淡水全部回用,濃水進入低溫濃縮系統;上述濃水進入低溫蒸發濃縮系統1套,處理規模為720m3/d,采用低溫濃縮工藝,處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生活污水進入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站,處理規模為300m3/d,不外排。 全廠設置雨水收集系統,硫酸場地設置1座300m3雨水收集池,硫酸場地初期雨水送酸性廢水處理站處理,經處理后全部回用。 全廠設置1座*m3雨水收集池, 送一般生產廢水處理站分期處理,處理達到標準后回用,不外排。 按照多年逐月平均降雨量和蒸發量計算水量平衡,六期渣場均不產生滲濾液。產生滲濾液為極端降雨下,產生的滲濾液可以通過收集系統進入收集池,因此在六期渣場均設置有滲濾液導排系統,將集水區滲濾液導入滲濾液收集池,利用一臺自吸式移動柴油污水泵將池內收集的滲濾液收集后車運至總廠酸性廢水處理站處理,滲濾液處理規模考慮200m3/a,滲濾液經處理后回用,不外排。 3.地下水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本項目正常工況下,不會對地下水產生明顯不利影響。在非正常工況下(池體防滲結構破損,污染物持續泄漏,經排查或下游監測井發現污染物超標并及時采取應急防控措施),短時泄漏產生的污染物經包氣帶進入地下水中并進行遷移擴散影響范圍有限。建設單位在加強管理、提高環保意識并嚴格執行本環評提出的分區防滲、監測管理、制定應急預案等措施的前提下,從環保角度考慮,本項目生產運行對周圍及下游地下水環境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 針對項目建設可能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按照“源頭控制、分區防控、污染監控、應急響應”相結合的原則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從污染物的產生、入滲、擴散、應急響應全階段進行控制。 ①源頭控制:主要包括在工藝、管道、設備、污水儲存及處理構筑物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將污染物泄漏的環境風險事故降到最低程度;管線敷設盡量采用“可視化”原則,即管道盡可能地上敷設,做到污染物“早發現、早處理”,減少由于埋地管道泄漏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②參照工程建設設計標準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HJ 610-2016)的分區防滲要求有針對性的將冶煉廠區劃分為重點污染防治區、一般污染防治區和簡單防滲區,并分別設計地面防滲層結構。③ 在項目場地下游設置地下水監測井,作為污染監控井及水力截獲井功能使用,一旦通過監測發現各污染物有超標現象,即刻采取抽水水力截獲的方式對污染物進行抽出處理,阻止污染物運移方向,以保證評價區下游地下水環境不受污染。④制訂專門的地下水污染事故的應急措施,并應與其它應急預案相協調。 4.聲環境主要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1)施工期:在施工過程中,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廠區內施工機械距廠界30m以上就可使廠界噪聲符合《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標準(65dB(A))的要求;本項目主要建構筑物距離廠界都在30m以上,因此,本項目施工期噪聲能夠滿足《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標準(65dB(A))的要求。 本工程施工期噪聲主要為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噪聲。施工期采取的聲環境治理措施包括:①合理安排施工進度,盡量縮短施工場地平整和結構施工時間。②加強施工機械的維護和保養,避免由于設備性能差而使機械噪聲增大的現象發生。設備選型時,在滿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盡量選取噪聲小、振動小、能耗小的先進設備。③加強車輛運輸管理,運輸任務盡量安排晝間進行,如果夜間運輸應減速、禁鳴。 (2)運營期:本項目產生高噪聲的主要設備有焙砂球磨機、空壓機、大型風機等,其噪聲聲級均超過85dB(A)。對這些高噪聲設備,除采取安裝隔振機座、消音器等降噪措施外,還分別設置了風機房,空壓機房等,利用建筑隔聲減輕設備噪聲對外環境的影響。 5.固體廢物主要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1)施工期:本項目施工期必然要有大量的施工人員工作和生活在施工現場,其日常生活將產生一定數量的生活垃圾。因此,對施工現場要及時進行清理,建筑垃圾要及時清運、加以利用,防止其因長期堆放而產生揚塵。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生活垃圾如不及時進行清運處理,對周圍環境和作業人員健康帶來不利影響。所以本項目建設期間對生活垃圾要進行專門收集,并定期送往當地的垃圾處置場,嚴禁亂堆亂扔,以免破壞自然景觀和產生污染。 施工期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期施工方案,盡量做到土方的填挖平衡,減少棄土的產生量;各類建材的包裝箱、袋等可回收物資應派專人負責分類存放,統一運往廢品收購站進行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可通過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和加強施工管理,將建筑垃圾用于廠區填方。生活垃圾應派專人負責垃圾收集工作,收集的生活垃圾應及時運出施工場地,送園區環衛部門統一處置。力求做到施工安全文明,整潔衛生。 (2)運營期:①一般固廢處置:回轉窯渣、脫硫石膏渣廠內暫存,最終送企業渣場安全處置。鉛系統側吹還原渣、污酸處理石膏渣、除硬渣送回轉窯無害化處理。廢耐火磚送廠家回收利用。②危險廢物處置:廠內自行處置的危廢中的脫氟氯含鉛煙塵、硫酸鉛渣、鐵渣、鈣鎂渣、鋅電解陽極泥、鋅浮渣、鎘堿渣、鉛渣熔煉收塵、鉛渣還原收塵、鉛精煉渣、制酸過濾渣等返回揮發回轉窯系統和鉛冶煉系統;外委處置的有銅渣、鈷鎳渣、廢機油、廢觸媒、廢離子交換樹脂、廢布袋、化驗室廢液及藥劑。酸性廢水處理中和渣暫按危險廢物進行管理,待生產后進行固體廢物屬性鑒別,最終按照鑒別結果進行管理。③運營過程中有少量生活垃圾產生,設置臨時垃圾桶,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理。 6.生態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1)施工期:施工期的環境影響主要是施工揚塵、施工噪聲、生活污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以及施工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基本上都是短期的、局部的,但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加強管理,使施工期的環境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并在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場地、恢復植被及進行綠化,其影響可以在短期內消失,甚至可使原有環境狀況得到改善。 施工期生態保護措施:①表土保存防治措施,施工期嚴格按照水保方案的要求進行,對表土進行單獨堆存,并于表土堆場周圍設擋渣墻,防止水土流失;臨時堆土場四周設置臨時排水溝。剝離表層土均用于項目施工后期綠化用地表層覆土。②臨時占地防治措施。臨時施工場地用于堆料時,堆料四周用建筑材料中的塊石或磚石攔擋維護,防止堆料坍塌壓損周圍地表。③雨水排放防治措施。考慮施工期的排水措施,將地表徑流匯集的來水進行臨時疏導和排放。并根據實際情況在內部設置部分縱橫向排水溝,排水溝末端接入項目區附近排洪溝渠。 (2)運營期:本項目的開發建設,使原來的戈壁荒漠生態系統逐步轉變為工業生態系統,土地利用格局和植物群落也會隨之發生改變。項目所在地植被為荒漠區域常見種,且本來植被稀少,因此對區域植被不會產生明顯影響。本項目的建設會對不同類型的野生動物產生程度不同的影響,總體上來說將產生有害影響,但從全地區來說影響不大。項目運營期大氣污染物中重金屬沉降對植被有影響,具體累積影響效應,由于項目區域植被稀少且重金屬沉降對土壤累積影響較小,總體看本項目重金屬對區域植被影響影響較小。綜上,本項目的開發建設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在可控范圍內。 生態保護措施:環境綠化是一項重要的生態保護措施,本項目建成后,在 (略) 種植行道樹,利用車間旁空地設置花圃或喬灌草,在散發污染物的廠房周圍種植有吸塵、隔塵作用的喬木或灌木。改善環境狀況,減低污染物危害。 7.環境風險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附錄B,本項目的危險物質有硫酸、SO2、SO3、天然氣、廢氣中的SO2、NO2、硫酸霧等。危險單元包括鋅冶煉系統、鉛冶煉系統、制酸系統、酸庫、酸性廢水處理站、天然氣調壓站、天然氣管道等。最終識別的重點風險源為制酸系統為二氧化硫風機房與轉換工段管道連接處SO2泄漏至大氣環境的影響、酸性廢水處理站調節池泄漏對地下水的影響。 經分析,本項目危險物質及工藝系統危險性為P1;大氣環境敏感程度為E3,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為E2,建設項目環境風險潛勢等級為Ⅳ。 根據預測結果,設定事故如條件下毒性終點濃度-1范圍內無敏感目標。毒性終點濃度-2范圍內的敏感點僅有阿其克蘭干,超過毒性終點濃度-2的持續時間小于1小時,出現的時間在1h之后。風險源位于敏感點主導風險下風向。該敏感點居住人口數較少。一旦發生泄漏風險事故時,按照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要求對該區域進行緊急疏散或通知就地隔離。為進一步降低事故條件下的不利環境影響, (略) 中SO2濃度分析采用紅外式或紫外式氣體分析儀,并設置報警系統與 (略) 。 在建設單位嚴格落實環評提出的各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編制要求后,其環境風險可控。 環境風險防范措施:①在濕法冶煉車間設6座事故池,單個事故池容積為2120m3;②在成品酸罐區內設置了73m×28m×1.7m的圍堰,有效容積大于3000m3;③全廠設置一座事故池,容積為5500m3;④建立事故廢水三級防控體系,落實分區防滲要求;⑤廠區設雨污分流,設置足夠容積的初期雨水池和事故池。事故條件下,事故廢水進廠區酸性廢水處理系統處理回用于工藝系統。強化管理和安全生產。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范等進行工藝設計。加強日常監管與巡查。按照地下水專題要求做好重點防滲;⑥泄漏報警設施設置如下:二氧化硫風機房、裝酸槽及制酸系統酸霧濃度較高的地方應設置酸霧報警裝置。制酸系統和脫硫系統生產操作采用DCS控制系統控制。 (略) 中SO2濃度分析采用紅外式或紫外式氣體分析儀。在天然氣設備使用間如天然氣調壓站、熔煉車間、粉煤制備車間等處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報警信號統一送至廠區消防控制中心,可實現緊急切斷;⑦修訂事故應急預案,并與園區形成聯動。配備應急物資。定期進行演練。 | 新疆 (略)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 第 4 號)的要求,先后在環境 (略) 網發布三次公示向公眾告知本項目的建設情況。在環境影響報告書第二次公示期間,在和田日報進行了2次公示。公示期間未收到與本項目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措施有關的建議和意見。 |
3 | 新疆沙灣礦區東區榆樹溝整合礦井改擴建項目 | 項目地 (略) 東南160°方向約70公里處的榆樹溝一帶,行政 (略) 東灣鎮管轄。礦井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85°46′12″;北緯43°54′19″。 | (略) (略) | 烏魯木齊湘永 (略) | 本項目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關于塔城地區準南煤田資源整合方案有關事宜的復函》: 新疆沙灣礦區東區榆樹溝整合礦井改擴建項目,擬建設規模*噸/年(榆樹溝礦井*噸/年整合沙灣礦井*噸/年,改擴建至*噸/年)。 建設性質:改擴建。建設規模:整合后生產規模為*噸/年;井田面積6.76平方公里。設計可采儲量約*噸,服務年限42.2年。采用主副斜井開拓方式,開采順序為一采區→二采區→三采區→四采區。目前正在開采一采區。采煤方法設計采用綜合機械化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藝,采用走向長壁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項目建設總用地面積為25.5439公頃。總投資*.*元,其中環保投資*元,環保投資占總投資的2.63%。 | 1.生態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1)施工期:本工程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主要是新增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新增工程包括礦井工業場地擴建、新建矸石周轉場、擴 (略) 等。工程占地造成土地利用類型發生變化。施工過程中平整場地、開挖地表,不同程度地破壞了區域土壤結構,易引起水土流失,造成直接施工區域內地表植被的破壞,對野生動物活動造成一定影響。 本工程施工期擬采取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主要為:按有關要求對礦區占地進行合理規劃及建設,盡量減少占地;工程施工過程中,加強運輸調度管理,禁止任意開 (略) ,禁止車輛在 (略) 上到處碾壓;科學合理地進行施工組織設計,盡量少挖方,少填方,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地貌;施工作業結束后,因地制宜地做好施工場地的恢復工作,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2)運營期:本工程運營期生態影響主要為井下采動引起的地表塌陷。經現場勘查,原沙灣礦井井田范圍內采空區位于井田中北部,開采煤層為B7煤層,采空區沿煤層走向展布,長度約1280米,寬度75~200米不等,采空區面積合計約20.70公頃。原榆樹溝礦井井田范圍內采空區主要分布在B7煤層、B5煤層、B9煤層、B13煤層、B15煤層,采空區面積約為2.69平方公里。井田范圍對生態的破壞主要體現在工業場地綠化率較低,大部分地面裸露,原煤露天堆放壓占土地,污染地表土壤;井田范圍內存在裂縫及塌陷坑。建設單位在生產過程中對前期產生的裂縫及時組織進行了人工填補,目前生態恢復良好。近期開采新造成的塌陷坑還未進行回填及生態恢復。 本工程實施后,全礦占地面積較少,礦井占地范圍內的土地利用格局不發生明顯變化,全礦井開采結束后可能造成地表下沉面積4.872平方公里,最大下沉值小于11米。地表逐年沉降過程中對植被的自然生長、分布及地表景觀格局不會產生較大影響,通過采取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措施,地下開采對地表植被影響可以得到緩解。 本工程運營期擬采取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主要為:(1)工業 (略) 綠化防護工程。(2)采煤沉陷減緩及治理措施:①土地整治與礦井開采計劃相結合,合理安排,邊實施、邊開采、邊整治、邊利用;②沉陷區整治以填充復墾為主,對塌陷區進行綜合整治,充填裂縫、平整土地;③對受損土地進行必要的補償,減緩土地損毀對生態環境的影響;④每個采區單個煤層開采完后,應及時充填裂縫,整平沉陷臺階。整體工作應分盤區、分水平分別進行,恢復土地生產力;⑤開采前對井田煤層上覆地層特征、地質構造及影響地表變形的主要因素進行全面調查,根據煤礦采區及工作面接續計劃,制定采取措施的時機,避免沉陷、塌方、滑坡等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⑥開采過程中應定期巡查,對井田范圍內的裂縫、沉陷進行動態觀測;⑦礦井建立地表移動變形巖移觀測站對開采工作面地表移動變形進行觀測;⑧建立采動影響邊坡巖體穩定性監測系統,對比表位移、巖體內部及邊坡穩定性進行監測;⑨建立生產期生態影響監測系統,利用遙感手段定期對礦井投入運行后的地貌類型、土地利用類型、植被類型、植被覆蓋度、土壤侵蝕、植被生產力等生態環境變化趨勢進行動態監測;⑩沉陷區土地治理主要以自然恢復為主,同時對沉陷裂縫區進行治理。同時在交通方便,有人出沒地、道路岔口、沉陷區四周界線設置警告標志。(3)矸石周轉場生態恢復措施:排矸必須先攔后棄,在填溝造地區下游溝道內設攔矸壩后方能排矸。待矸石棄到設計高程,矸石面覆土厚30厘米整治為牧草地。(4)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包括資源補償和占地補償,同時編制礦山生態環境恢復綜合治理方案,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措施。 2.水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1)施工期:本項目施工期廢水主要來自建筑施工廢水和部分工人的生活廢水。施工廢水設置沉淀池沉淀后回用。施工生活污水排入礦井現有防滲化糞池臨時儲存, (略) (略) (略) 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 (2)運營期:本礦投產后全礦總排水量為1133.4立方米/天,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為357立方米/天,井下礦井排水量為714立方米/天,選煤廠廢水量62.4立方米/天。礦井排水及選煤廠廢水經過“預沉→混凝→沉淀→過濾→消毒→反滲透”水處理工藝,處理后排水滿足《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新(擴、改)建煤礦表1、表2標準限值同時滿足《城市污水 (略) 雜用水水質》(GB/T*-2020)中的“城市綠化、道路清掃、消防、建筑施工”水質標準要求,用于井上下生產降塵。生活廢水經過“生物處理+深度處理”后,水質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002)中一級標準A標準同時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GB/T*-2020)中的“城市綠化、道路清掃、消防、建筑施工”水質標準要求,凈化污水主要用于澆灌綠地、 (略) 、選煤廠降塵灑水等。本工程設置了2000立方米的礦井水事故池,30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事故池,用于事故狀態下礦井水和生活污水的臨時存放,保證事故狀況下污(廢)水不外排。 本項目地下水區域影響半徑為106.36米。煤礦開采疏排地下水后,將改變井田開采區周圍地下水流場分布,開采區范圍內受影響含水層將出現一定程度的水位下降,形成以開采區為中心的降落漏斗,但由于項目區區域地下水運移方向為由南向北徑流,水量較充沛,循環條件較優越,所以影響相對較小。井田范圍內自上而下分為第四系透水不含水層、中侏羅統西山窯組弱含水層、燒變巖含水層。開采形成的導水裂隙帶高度在24.11-76.08米之間,上部煤層開采形成的導水裂隙會部分導通該層位,由于該層為透水不含水層,所以對該層影響不大。但形成導水裂隙后,會一定程度增加大氣降水對其下覆含水層的補給。由于地勢較陡,雪融水及暴雨形成的暫時洪流,順沖溝排泄,只有極少部分地表水通過地表松散的第四系地層下滲補給,所以影響有限。 本工程運營期擬采取的地下水保護措施主要為:①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細則》等相關規定,礦井開采前必須先對上部火燒區及采空區積水進行預先疏放,疏排方式為:工作面上順槽進行探放水,探放水巷道與火燒區、采空區之間留20米探放水隔離煤柱。②妥善處理生活垃圾及其他固廢。③充分利用礦井涌水。④加強礦井日常管理工作。⑤實施保護性開采措施,采用“邊采邊探”的技術方法,在開采有透水可能的區域時采取降低開采厚度等保護性開采措施,考慮到本礦井煤層賦存條件及煤層上覆巖層層理、節理較發育,泥質含量高等特征,設計按煤層導水裂隙帶高度增加15米垂高隔離煤柱確定保護層厚度。⑥采取防區防滲措施:油脂庫、危險廢物貯存間防滲等效黏土防滲層至少6.0米厚,滲透系數≤10-7厘米/秒。污水處理設施、廢水調節池、機修間等,要求底部防滲等效黏土防滲層至少1.5米厚,滲透系數≤10-7厘米/秒。(7)設置地下水跟蹤監測井,嚴格落實水質、水位跟蹤監測計劃等。 3.大氣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1)施工期:本工程施工期大氣環境影響主要是施工活動產生的施工揚塵和施工機械尾氣。 主要采取的保護措施主要包括:①土石方開挖避免在大風天氣進行,完工后及時回填、平整場地。②工業場地輔助配套工程施工, (略) 面硬覆蓋。③易產生揚塵的建筑材料采用封閉車輛運輸,設置圍布、擋板,禁止高空拋撒建筑垃圾和起塵的料、渣土的外溢。④施工場地定期灑水抑塵,在大風期間加大灑水量和灑水次數,減小揚塵影響范圍。⑤加強對施工車輛的檢修和維護、嚴禁使用超期服役和尾氣超標的車輛、選用優質燃油等措施,減小施工機械和車輛的廢氣排放。⑥加強施工管理。 (2)運營期:本項目采用電鍋爐供暖。運營期無組織廢氣主要為原煤輸送、轉載過程粉塵;破碎、篩分、風選系統粉塵;運輸揚塵;矸石周轉場粉塵等。 采取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包括:煤炭輸送、篩分、干選、儲存等全過程采取全封閉措施;產塵點密閉儲煤場內安裝噴霧噴霧防塵設施,保持煤堆表面含水率8%以上,有效減少煤塵飛揚;在選煤系統中破碎工段處除安裝噴霧防塵系統,同時確保TDS智能分選設備自帶的除塵系統除塵效率在99.9%以上。選煤廠煤炭裝卸均在車間內操作。廠區內地面采取全硬化措施,并定期灑水降塵;矸石周轉場采用圍擋+噴灑表面固化劑+防塵布覆蓋措施;對運輸車輛加強管理,運輸車輛采取限速、限載、加蓋篷布防止遺撒等措施減少揚塵的產生。采取上述措施后,廠界污染物濃度可滿足《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 3.聲環境主要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1)施工期:本工程施工期噪聲主要為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噪聲。施工期采取的聲環境治理措施包括:①合理安排施工進度,盡量縮短施工場地平整和結構施工時間。②加強施工機械的維護和保養,避免由于設備性能差而使機械噪聲增大的現象發生。設備選型時,在滿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盡量選取噪聲小、振動小、能耗小的先進設備。③加強車輛運輸管理,運輸任務盡量安排晝間進行,如果夜間運輸應減速、禁鳴。 (2)運營期:運營期噪聲源主要是礦井、選煤廠機械設備和進出礦運煤的汽車。經采取選用低噪設備、基礎減振、隔聲等降噪措施后,工業場地各廠界晝、夜間噪聲預測值均低于《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的3類功能區標準限值,且本工程聲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無居民區,不會造成噪聲擾民。 5.固體廢物主要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本項目運營期固體廢物主要為矸石、煤泥、污泥、廢機油及生活垃圾等。矸石前期運至配套建設的矸石周轉場堆放,后期用于礦區塌陷區治理和充填采空區;煤泥與原煤摻混后一起外售;污泥用于礦井廠區綠化的土壤改良;廢機油屬于危險廢物,暫存于危廢暫存間,經暫存后定期交由有資質單位拉運處理處置;生活垃圾經收集后定 (略) 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置。 6.環境風險影響及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本工程礦山危險物質主要為廢潤滑油,其儲量未超過臨界量,不構成重大危險源。根據環評單位調查,環境風險評價范圍內無環境敏感目標分布。本項目最大可信事故為危險廢物暫存設施泄露的環境風險。 采取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主要為:1.危險廢物貯存庫設有防治流體流散的設施和集油(水)坑,地面按5‰坡度集油坑,室內地面較大門下口低0.1m,地面為不發火混凝土地面,門、窗采用防火門窗,窗臺距室內地面高度為1.8m。 | (略) (略)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 第 4 號)的要求,先后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發布三次公示向公眾告知本項目的建設情況。在環境影響報告書第二次公示期間,在新疆法制報進行了2次公示, (略) 西戈壁鎮天泉社區居民委員會公示欄進行了張貼公示。公示期間未收到與本項目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措施有關的建議和意見。 |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擬做出批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決定要求聽證。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