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蘊縣生活垃圾處理場二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信息公示
2025年3月,受富蘊縣住房和 (略) 委托,烏魯木齊曜恒 (略) 承擔了富蘊縣生 (略) 理場二期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目前環境影響報告初稿已完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部令第4號)中的相關規定,對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進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材料如下:
(一)建設項目情況簡述:
1、項目名稱:富蘊縣生 (略) 理場二期建設項目
2、建設單位:富蘊縣住房和 (略)
3、建設性質:新建
4、項目地點:新疆維吾 (略) 阿 (略) 富蘊縣吐爾洪鄉。
5、項目占地及用地性質:項目用地7.167hm2,設計庫容(略)m3,使用年限10年,用地性質為國有建設用地。
6、內容與規模:
項目用地7.167hm2,設計庫容(略)m3,使用年限10年,用地性質為國有建設用地。日處理垃圾100噸生活垃圾,配套有防滲導氣系統、 (略) 理、垃圾分類設施、運輸車輛等配套設施設備。
7、主要工藝流程:填埋工藝按單元填埋、逐日分層碾壓覆土法作業,主要工藝流程如下:生活垃圾運至填埋場計量后,進行業點按統一調試卸車,然后由填埋機械推平、碾壓。碾壓作業要求分單元進行,每層厚度不超過100cm。碾壓2.3m~2.8m時,覆土0.2m,構成一個約2.5m~3.0m厚的填埋單元層,一般以一日作業量作為一個填埋單元,對每單元要求做到逐日覆土。每個填埋單元覆土后,進行噴藥消毒,以減少蚊蠅孳生。
8、投資計劃:項目總投資(略)元。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1)施工期
①生態: (略) 域開挖、占用土地等,對土壤、植被等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②廢氣:施工過程中施工作業、車輛運輸等過程中產生揚塵;各類施工機械、運輸車輛所產生的尾氣等,對周邊環境空氣造成不利影響。
③廢水:施工人員產生生活污水及少量施工廢水,若任意排放將對附近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④噪聲:各類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在運行過程中產生噪聲,對周邊聲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
⑤固廢:在施工過程中,產生少量的施工人員生活垃圾 (略) 置。
(2)運營期
①生態:工程建成后,改變了原有土地利用方式并會對場 (略) 域的土壤環境質量造成一定影響。除工程占地外,垃圾滲濾廢水、生活污水及場地地表廢水的無組織排放,均將會對土壤 (略) 旱生荒漠植被產生影響。項目建成運營后,垃圾填埋場內的各種車輛及活動僅限于垃圾填埋場內,其周圍的生態環境將不會遭破壞。
②廢氣: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氣污染主要是垃圾被微生物厭氧消化、降解產生的大量填埋氣,主要成份為CH4、CO2、硫化氫、氨氣等,同時 (略) 面車輛運輸揚塵和棄土場揚塵,在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后對大氣環境造成的影響較小。
③廢水: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排入化糞池抽運 (略) 理廠進 (略) 理。運營期滲濾液經 (略) (略) 置達標后回噴。
④噪聲:富蘊縣生 (略) 理場二期建設項目后,運輸車輛進出填埋場將頻繁,交通運輸噪聲、 (略) 工程機械噪聲持續時間較目前長,區域環境噪聲會有所上升。
⑤固廢:垃圾填埋場內的塑料、紙片等輕體廢物易隨風飛揚,工作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
(三)預防或減輕不良影響的對策和措施要點
(1)施工期主要環境保護措施
①生態:施工過程中加強施工管理,合理制定施工計劃, (略) 線及臨時占地范圍,嚴控擾動面積,緊鄰減少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施工結束后,對臨時占地等采取平整、清運、綠化等措施及時恢復,減少水土流失。
②大氣:加強揚塵控制管理, (略) 、作業場所等進行灑水降塵;動土作業地點及時回填、平整,以減少施工揚塵。車輛減速慢行,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油品。
③廢水:施工現場的生活污水產生量極小,基本不會 (略) 水環境造成影響。
④噪聲: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加強施工機械的維修保養,作業人員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⑤固廢: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送當地垃圾 (略) 理。
(2)運營期主要環境保護措施
①生態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略) 周圍進行綠化,設置10m寬綠化隔離帶,以減小H2S、NH3等惡臭氣體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并兼顧防塵、減噪功能。
采取綠化措施最大化地減少惡臭擴散及揚塵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在垃圾填埋場四周進行綠化。這樣,既美化了填埋場周邊環境、防止了揚塵,又有效地抑制了惡臭的傳播。
在垃圾填埋完成一個單元后, (略) 表面鋪設150mm厚的卵礫石,減小風蝕 (略) 所產生的水土流失,并在封場頂面作坡,以利于排水。
②環境空氣污染防治對策
根據垃圾場實際運行經驗,垃圾滲濾液在垃圾運輸過程中滴、 (略) 面上,時間一長, (略) 段臭氣污染嚴重,必須早做準備,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因此,生活垃圾應全部采用環保型全封閉垃圾專用汽車進行運輸,通過對車體加強防風防漏措施,做到在運輸過程中避免垃圾揚散和滲濾液的滴漏,嚴禁使用不規范的運輸工具運送垃圾,以免造成沿途污染。 (略) (略) 應按垃圾清運車清運時間定期灑水,防止起塵。工作人員在日常裝卸、填埋垃圾工作中,應做好衛生防護措施,如:佩帶口罩、防護眼鏡等。提高垃圾填埋場廢氣的收集系統的效率,保證垃圾表層覆土密封性,在達到填埋高程后,應在垃圾表層增鋪土工布+HDPE膜,以利隔絕空氣,避免形成好氧環境,減少廢氣的無組織排放量。垃圾填埋場填埋氣體產生量很大,其主要成分為CH4和CO2,占總氣量的99.5~99.9%。其中CH4氣體是易燃、易爆氣體,當與空氣混合達到5~15%的濃度時,將有可能發生爆炸。因此,建設單位應加強對 (略) 域作好爆炸氣體安全防范工作。如安裝24小時(略)烷氣體自動監測報警儀等。 (略) 大氣惡臭污染物及PM10進行日常監測,若有異常,對廢氣收集系統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確保惡臭污染物排放符合規定要求。為防止輕質垃圾在風較大時飛散造成二次污染,應采用隨填隨壓、覆土等措施,作業面、道路及取土場經常進行灑水防塵等,增加灑水車一輛。填埋場周 (略) 攔截飄飛的垃圾等。根據《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略))中有關對選址的要求,結合本工程惡臭污染物最大落地點濃度距離,建議擬建項目衛生防護距離應確定為500m。對于滲濾液調節池,進行全面密封。在確定衛生防護距離內,設置寬度不小于20m的綠化隔離帶,以降低臭氣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填埋場填埋作業時應嚴格執行作業單元逐日覆土填埋。
③水污染防治對策
a、控制滲濾液的產生,主要包括加強垃圾分類及分選、加強作業管理、加強封場管理等措施。b、布設防滲系數達標的人工墊層。c、建立完善的風險應急措施和制度,長期監測措施。d、滲 (略) 置達標后回噴降塵,生活污水由吸污車運 (略) 理 (略) 置。
④固體廢物防治對策
a、通過灑水防止垃圾場表層土飛揚造成二次污染;b、在填埋場下風向設 (略) 等措施,防止白色污染。c、 (略) 生活垃圾及時清運至填埋場,進行 (略) 理。
⑤噪聲污染防治對策
a、堅持源頭把關的原則,對各種填埋機械設備購置時,除滿足工藝要求外,還必須考慮其具有良好的聲學特征(高效低噪)。b、對高噪聲源進行消聲及隔聲等措施加以控制。c、對無法采取措施的作業場所,工作時操作人員佩帶耳塞、耳罩和頭盔等個人防護用品。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要點:
項目符合規劃,廠址選擇合理、符合產業政策;生產工藝和裝備先進成熟;各項污染物能夠達標排放;環境風險水平在可接受的程度內;通過公眾參與分析,當地群眾支持該項目建設。但考慮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項目建設過程中須認真落實環境保護“三同時”,嚴格落實設計和環評報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環境保護措施,并加強環保設施的運行維護和管理,保證各種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和污染物長期穩定達標排放。在落實并保證以上條件實施的前提下,從環保角度分析,該項目建設是可行的。
(五)公眾查閱環評報告的方式和期限
(1)公眾索取信息的方式
公眾可發郵件或者通過電話、傳真、信件等方式與建設單位或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聯系,索取報告書和公眾調查表。
(2)查閱期限和意見反饋方式
公示期限:公眾參與信息公開不少于10個工作日。
公示方式:通過郵件、電話、傳真、信件等方式發回公眾調查表或提交書面意見。
(3)項目建設單位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名稱:富蘊縣住房和 (略)
聯系人:劉占輝
聯系電話:0906-(略)
(4)承擔評價工作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環評單位名稱:烏魯木齊曜恒 (略)
聯系人:王蓉
聯系電話:(略)
電子郵件:"mailto:*@*q.com">*@*q.com
(六)公眾參與程序和方案
(1)公眾參與目的
為了增加公眾對本項目的了解,本次環評通過公眾參與調查方式讓公眾了解項目的基本情況,進而了解公眾對該工程建設的態度,以及公眾關心的環境問題及對項目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等,并將公眾意見反饋到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提高環境影響評價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增強建設項目環保措施和要求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消除公眾對項目建設的疑慮,維護公眾的合法環境權益,并為建設單位及環境保護管理部門日后開展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2)工作時間表
2025年3月18日在生態 (略) 上發 (略) 絡公示,第一次公示期間未收到公眾反饋意見;本次為第二次公示,進一步征詢公眾意見。
(3)公眾的地域和數量分布情況
本項目位于富蘊縣境內,各環境要素評價范圍內無居民點。
(4)公眾代表選取方式、代表數量或代表名單
公眾參與調查的空間范圍原則上不小于環境影響評價范圍(按各環境要素最大影響范圍考慮),并涵蓋項目的全部敏感保護目標。被征求意見的對象包括可能受到建設項目直接影響的單位代表和公眾,還包括項目所在地和受 (略) 的基層組織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有關專家等。
(5)信息公開方式
本次公示公眾可以在相關信息公開后,到環評單位、建設單位查閱報告書全本,以電子郵件、信函方式向環評單位及建設單位咨詢。
(6)信息反饋的安排等
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向公眾公開項目的基本情況及項目存在的環境問題,在信息公開和公眾意見調查的過程中,明確公開項目建設方及環評單位的聯系方式。公眾可以通過以上聯系方式,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工作人員以口頭建議、發送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發表對本項目及環評工作的意見及看法。對于公眾意見采納或不采納都將逐條給出說明,同時在報告書報批時附具對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意見采納和不采納的說明。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征求范圍:受到項目影響的單位和個人以及關注項目建設的單位和個人。
主要事項:本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中的要求,廣泛征詢關心該項目建設的所有社會人士對本項目的意見和建議,并將對公眾意見進行反饋。本項目公眾參與調查征求意見的主要事項如下:
1.您生活和工作地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什么?
2.您認為項 (略) 域環境質量如何?
3.您對本項目建設情況了解程度如何?
4.您認為項目的建設是否有利 (略) 的發展?
5.您認為項目運營過程中會對環境造成哪些影響
6.您認為項目的建設、運營、封閉期產生的影響,您能接受嗎?
7.您對項目建設持什么意見?
(八)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自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社會公眾可以通過以上聯系方式,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工作人員以口頭建議、發送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發表對本項目及環評工作的意見看法。
2025年4月30日
富蘊縣住房和 (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