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穩進提質總要求,支撐全區高質量發展,切實發揮自然資源要素保障的重要支撐作用,服務企業項目落地,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對照首位度中心城區建設目標,結合我區實際,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統籌自然資源職責職能,多措并舉強化各類要素保障
1.全力落實建設用地指標保障。會同各鎮街、平臺摸排梳理區、鎮街用地項目, (略) 、市重點項目, (略) 自然資源廳年度支取計劃指標。會同發改、經信等部門,爭取更多產 (略) 重大產業項目庫,獲取專項獎勵指標。會同濱海規建等部門, (略) 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確保全年新增建設用地3000畝以上。
2.持續強化建設項目石料保障。抓緊組織實施鑒湖街道馬園和南門新興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和鑒湖街道芳泉村上十畝山塘北側廢棄邊坡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治理恢復生態環境,保障我區重大建設項目石料保障,同時加強礦地綜合利用開發,盤活可利用土地。
3.逐步提高租賃住房用地保障。做到保障性租賃住房優先納入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實行應保盡保。支持產業園區內配套建設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面積占比上限由 7%提高到15%,建筑面積占比上限相應提高到 30%,提高部分主要用于建設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切實保障企業職工合理住房需求。
4.全力做好土地出讓資金導入保障。按“土地等項目、 (略) 場”要求,加快推進擬供項目“拔釘清障”攻堅、經營性土地做地工作,為經營性土地出讓和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創造有利條件,全年完成經營性土地做地3000畝以上,拔釘清障攻堅完成率超過 85%,供應國有建設用地4000畝以上,實現土地出讓金 100億元以上。
5.精準實施產業用地供應保障。加大產業用地保障力度,嚴格落實“標準地”出讓制度,全年工業用地出讓面積不少于1500畝,占出讓土地總面積的30%以上,做到重大產業項目用地應保盡保。
二、 (略) 區同城聯動優勢,多點發力優化資源配置方式
1.積極拓展規劃空間。結合“三區三線”劃定工作, (略) 自然資源局進行對接,全力爭取全區更大發展空間。加快落實重點項目規劃額度,年初力爭到位規劃額度同比提高60%以上,重點保障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重大產業類項目,規劃額度落實有困難的, (略) (略) 域統籌調劑解決。
2.積極落實特別通道。在規劃過渡期內, (略) 局政策安排,對于城鎮開發邊界內 (略) 城市總體規劃、原土地利用規劃或在國土三調中為建設用地的地塊,以“開天窗”方式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并按規定程序報批。
3.全力破解耕地占補難題。 (略) 統籌、跨市補充耕地指標和增減掛鉤指標異地調劑等多種指標調劑方式,確保全區建設占用耕地實現“占一補一、占水補水、占優補優”。
4.大力盤活存量土地。按照“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要求,扎實推進“四未一低”土地消化利用,全年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400畝以上,盤活存量建設用地1400畝以上,完成城鄉低效用地再開發 1800 畝以上。
5.積極探索用地新政。 (略) (略) 場化配置改革方向,推進建 (略) 場建設,探索將“標準地”制度向存量工 (略) 場延伸, (略) 場交易、司法拍賣等過程中設置畝均稅收標準,切實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6.啟動農村集體經營性 (略) 試點。積極對接區農村宅基地改革專班和農業農村等部門、鎮街,探索建立“農房+宅基地”價格基準體系,助力農村宅基地改革。
三、推進政務服務和行政審批改革,多方百計優化營商環境提升
1.全面推進不動產抵押登記“網辦、聯辦”。繼續推進政銀合作增效擴面,提升金融信貸與不動產抵押登記、不動產權屬查詢全程網辦的便捷度,實現抵押登記一個工作日內辦結。
2.全力幫助企業“減負”。將企業純土地抵押、房地一體抵押等均納入抵押登記協同聯辦范圍,減少企業轉貸過橋資金,降低企業融資時間和成本。
3.精簡優化審批流程。探索建立工程規劃許可豁免清單,明確無需工程規劃許可和免于工程規劃許可的項目范圍,切實加快項目建設。
4.提高項目初審時效。積極做好分局集體會審、區規管會審查和國土聯席會議聯審提效工作,對重點區域、重大項目涉規事項,建立綠色通道機制,涉及項目各類審查會議原則上每月召開兩次以上,除需會后繼續對接的項目外,落實會上明確、會后即辦要求,減少空等、空轉現象。
紹市自然資規越〔2022〕12號關于切實做好自然資源“強保障、優配置、優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doc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