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 (略) 圍繞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注重用好績效評價“指揮棒”,充分應用2023年度績效評價結果。
1
聚力績效評價質量提升
聚焦貫徹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選取社會關注度高、影響面廣的8個部門整體、22個項目開展財政重點績效評價,涉及評價資金總量6億余元。建立“單位自評+部門評價+財政重點評價”機制。以完善財政評價工作機制為切入點,從一般公共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基金預算、財政運行綜合績效、專項債券資金、政府投資基金等領域,采取“財政為主、機構為輔、第三方機構參與”的模式開展財政重點評價。評前,邀請專業評價機構對被評價單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學習,審核制定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案;評中,強化對評價工作質量的督導,加強資料收集、數據統計和分析,嚴把“過程關”;評后,認真審核論證評價報告、存在問題和整改意見建議,確保評價結論客觀公正、建議合理可行。
2
完善績效結果反饋和整改機制
根據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梳理內控管理制度、項目管理制度落實、資金使用效益、項目過程管控等四個方面23個具體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22條,及時將績效評價結果反饋給項目單位,督促單位建立整改臺賬,形成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措施,逐項銷號,并向縣財政報送整改落實情況。 (略) 對被評價單位整改情況跟蹤落實,督促整改到位,將績效管理工作貫穿財政資金使用全過程,用好績效管理結果,確保“結果有反饋、反饋有回應、回應有效果”。
3
建立績效評價結果報告和公開機制
將績效評價結果匯報縣政府,為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將績效評價結果報送縣人大審查,接受人大監督;注重評價結果與審計部門共享,審計部門參與驗收績效評價結果,用作專項審計參考依據;將績效評價納入財會監督范圍,形成有效閉環管理。加大公開力度,對評價對象基本情況、評價過程、主要績效、存在問題、意見建議,以及得分和等次等在縣 (略) 站進行公開,增強資金使用績效透明度。
4
強化績效評價結果應用
將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掛鉤,作為下年度預算資金安排依據,嚴格預算執行,持續健全完善“以評促改,以改促升”工作機制,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評價結果調整完善政策,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提高部門綜合管理效率;規范預算編制工作,嚴格按照預算批復用途使用項目資金;加強重點工作預算執行管理,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全面深化預算績效管理。
撰稿:茍亞紅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