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平
新年伊始, (略) 提出大力實施“兩資三能”工程,統籌擴大增量和盤活存量,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整體提升發展能級、發展速度、發展質效、發展后勁。宜城 (略) 圈的重要組成,堅定扛牢使命擔當,以“務本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推動各項工作向“兩資三能”聚焦發力,為宜城“沖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注入強勁動能,為襄陽打造中西部 (略) (略) 作出宜城貢獻。
——緊盯熱點立項爭資,筑牢發展根基。項目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是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支撐。只有源源不斷的優質項目落地,才能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今年以來,宜城緊扣國家“兩重”“兩新”政策導向,建立“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實施一批”的項目滾動推進機制,聚焦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累計謀劃擬爭取資金項目220個,總投資730.2億元,擬爭取資金354.9億元。截至目前,宜城共申報6批次35個項目,總投資59.18億元,擬爭取資金27.14億元,其中16個項目已報送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高頻次匯報對接,今年已下達中央預算內資金項目4個*元、省預算內資金項目7個*元,爭資額 (略) 前列。下一步,我們將始終堅持目標和過程雙控,持之以恒鉆政策、摳細節、提標準,深入謀劃一批具有牽引性、支撐性、引領性的優質項目,完善“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推進機制,通過強化過程管控,全力破解要素制約,確保項目早落地、早見效,力爭全年爭取 (略) 份額10%以上。
——重塑節點招商引資,增強發展活力。招商引資是培育新動能、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抓手。宜城充 (略) 位優勢、 (略) 優勢,繪制招商圖譜,精準對接行業龍頭企業。2025年,成功引進*噸煤炭分級分質清潔高效利用、高端原料藥及中間體產業化生產等一批優質項目,協議投資額突破70億元。下一步, (略) 招商、產業鏈招商、資源招商、以商招商、鄉情招商,聚焦化工新材料、裝備制造及汽車零部件、農產品精深加工等主導產業,瞄準世界500強、行業領軍企業開展靶向招商。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在營造良好產業生態上持續用力,不斷完善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實行重大項目“一事一議”,確保項目簽約率、落地率、投產率“三率”提升,力爭全年新開工招商引資項目投資額突破450億元。
——直擊痛點達產釋能,激發企業潛能。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單元,只有幫助企業穩產達產、釋放產能,才能穩住經濟基本盤。2024年, (略) 重點企業運行情況穩中向好,210家規上工業企業正常營業率達90%,在崗員工近*人,同比增長6.5%。開年后,我們全面開展企業回訪調研,實施“一企一策”幫扶,通過保障要素供給、 (略) 、暢通電商渠道、支持轉型升級等舉措,破解企業投產、經營、達效等環節堵點問題。敦拓電子生產線馬力全開,成功迎來第一批*元海外訂單;嘉施利*噸硫磺制酸項目順利投產,創造大型化工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僅用時10個月的“宜城速度”;湖北飄揚食品等企業產能利用率提升至70%,預計新增產值20%以上。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百名干部進百企”活動,進一步優化聯系服務企業機制,全面梳理企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建立問題臺賬,實行銷號管理, (略) 場、提效能,力爭2025年規上工業企業滿產率達90%。
——突出重點技改提能,加速產業升級。科技創新、技術改造是推動更多生產潛能轉化為發展動能 (略) 。只有持續提升企業技術水平,才能搶占產業競爭制高點。宜城堅持把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動技改提能作為發展工業經濟的關鍵抓手,目前,已謀劃實施*元以上技改項目49個,總投資118億元。東方化工全力技改擴能,累計投資超百億元,成為宜城有史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特騰新材料獲得第一批工業領域中央預算內資金*元;回天新材料攻克動力電池負極膠技術難題,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泳瑞玻璃應用5G數字化管理系統,日產光學球透鏡穩定在*余顆,訂單排至6月份。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扣“ (略) 、 (略) ”目標,建立“技改需求清單+政策供給清單”雙對接機制,以培育創新主體、優化創新生態為抓手, (略) 建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讓技改提能成為企業提升生產效率和競爭力的新引擎,力爭到2027年,規上工業企業技改覆蓋率達6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達40%。
——圍繞強點強鏈聚能,提升產業能級。只有做強龍頭企業、做大支柱產業,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才能實現從“單點突破”到“集群崛起”的躍升。近年來,宜城始終堅持工業化思維,持續延鏈補鏈強鏈,基本形成“*”五大主導產 (略) ,2024年主導產業規上工業產值占比達到99%以上;大力實施龍頭促進計劃,爭試點、創示范,新增國家級5G工廠1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88.65億元,位 (略) 第一。下一步,我們將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兩頭發力”,推動五大主導產業能級逐年躍升。加快發展煤基新材料產業,聚力打造千億級煤化工產業集群。持續強化龍頭企業培育,重點培育產值過50億元企業3家,力爭全年新增國家級單項冠軍、綠色制造、智能工廠、5G工廠企業各1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家。
( (略) (略) 長)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