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 (略) 年產7000噸外加劑遷建項目
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意見
2024年5月23日,溫州 (略) 組織成立驗收組,根據《溫州 (略) 年產7000噸外加劑遷建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對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國環規評〔2017〕4號),嚴格依照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規范性文件以及《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 污染影響類》(生態環境部公告2018年第9號)和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審批文件等的要求,對本項目進行自主驗收。驗收組現場核查了企業生產和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情況,審閱了相關資料,聽取了有關單位的匯報,經審議,提出驗收意見如下:
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一)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內容、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溫州 (略) (原名為溫州 (略) ,變更情況詳見附件)成立于2014年,主要從事混凝土減水劑、增強劑的生產和銷售。企業于2019年委托編制完成《溫州 (略) 建設項目現狀環境影響評估報告》 (略) (略) (略) 備案(溫環平改備[2019]74號),于2020年5月開展自主驗收工作,原批復產能為年產6000噸混凝土減水劑與2000噸混凝土增強劑。
(略) 場需求并改善企業生產環境,企業進行搬遷,租用 (略) 位于海西鎮 (略) 1號米拉無紡布廠北首A-02-02-01地塊的一樓北側廠房,租賃面積為1000m2,生產規模為年產7000噸外加劑,生產工藝不變,新廠投產后,原廠址不再生產。2023年12月委托浙江 (略) 編制完成了《溫州 (略) 年產7000噸外加劑遷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并于2023年12月29日 (略) (略) 的審批(溫環平建[2023]192號),項目于2023年12月底開工建設,2024年2月竣工同步投入試生產;現可達年產7000噸外加劑的生產能力。本項目員工人數為5人,廠區內不設食宿,企業生產實行單班制,每班8小時工作制(夜間不生產),年工作日為300天。具體建設內容和過程詳見驗收監測報告。目前,主體工程工況穩定且生產負荷達到75%以上,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正常,具備進行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的條件。
(二)投資情況
總投資#元,其中環保投資#元,占比1.67%。
(三)驗收范圍
本項目驗收范圍為溫州 (略) 年產7000噸外加劑遷建項目工程配套環保治理設施及措施。
二、工程變動情況
經現場調查確認,實際建設情況與環評內容基本一致。
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一)廢水
本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項目生活污水經化 (略) 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表4中的三級標準后進入橫北村農村生 (略) (略) 理達標后排放。
(二)廢氣
項目投料粉塵、有機廢氣經集氣后引至25米高空排放。
(三)噪聲
主要來自設備運行。對高噪聲設備采用減振等方式進行降噪,合理布置車間,加強設備維護保養,確 (略) 于良好的運轉狀態,杜絕因設備不正常運轉產生的高噪聲現象。
(四)固體廢物
本項目產生的固廢主要為生活垃圾、一般廢包裝材料、?;窂U包裝材料和廢儲罐;生活垃圾收集后環衛部門及時清運;一般廢包裝材料收集 (略) 理;?;窂U包裝材料委托平陽 (略) (略) 置;廢儲罐暫未產生,待產生后委托相關資 (略) 置。
四、環境保護設施調試效果和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一)廢水排放達標情況
驗收監測期間,溫州 (略) 生活污水排放口的化學需氧量、動植物油類、懸浮物濃度和pH值范圍均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三級標準,氨氮和總磷排放濃度均小于《工業企業廢水氮、磷污染物間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中濃度限值,總氮排放濃度小于《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2015)B級標準限值。
(二)廢氣排放達標情況
驗收監測期間,溫州 (略) 攪拌、投料廢氣集氣后排氣筒的監測結果表明,非#烷總烴和顆粒物的排放濃度、排放速率均小于《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新污染源二級標準,臭氣小于《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表2標準。
驗收監測期間,溫州 (略) 在現場監測時,根據實際情況在廠界南側設置了1個無組織廢氣上風向監測點(B號點位),于廠界北側設置了3個無組織廢氣下風向監測點(C-D-E號點位);兩天監測結果中,廠界無組織廢氣中的非#烷總烴、總懸浮顆粒物濃度均小于《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三)噪聲排放達標情況
驗收監測期間,根據實際情況于溫州 (略) 廠界南側(1號點)、西側(2號點)、北側(3號點)和東側(4號點)共設置4個噪聲測點。晝間上下午監測中,所有測點噪聲排放值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2008)2類標準限值要求。
(四)固 (略) 置情況
一般固體廢物及危險固廢已 (略) 置。
五、驗收結論
溫州 (略) 年產7000噸外加劑遷建項目竣工環境評價手續齊備,環境保護設施已配套建成,驗收監測技術資料基本齊全,驗收監測期間污染物排放達標,環境保護設施的防治環境污染能力總體上滿足主體工程的需要,具備正常運轉的條件。驗收組同意,本項目通過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
六、后續要求
(一)遵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國環規評〔2017〕4號)及有關規定,完善驗收報告的相關內容,及時公開并向生態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送相關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二)增強環保意識,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環保管理制度,執行和落實環保工作措施,記錄并妥善保存環境管理臺賬,充分合理地利用原料和能源,減少碳排放,預防、控制和消除污染, (略) 整潔有序,提升綠化水平。
(三)生產車間加強全面通風,全面通風換氣量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規定風量要求。
(四)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和《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總則》(HJ 819-2017)等要求定期開展外排污染物的自檢監測工作,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外排污染物達標排放。加強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管理,建立技術檔案,定期檢查、維修,使 (略) 于最佳運行狀態,加強對高噪聲設備控制,增加降噪減振措施,生產期間關閉門窗,確保噪聲達標排放。
(五)范設置污染物排放口(源)、環保設施及管道、固體廢物暫存場所等的環保標志,在相應的位置懸掛環保管理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等。
(六)進一步加強各種固體廢物的收集和管理工作。設置規范的危廢暫存場所,規范固廢及危 (略) 置臺賬記錄,確保固廢及危險固廢的暫存、轉移、處置符合規范要求。
七、驗收組人員信息
驗收組成員信息詳見簽到單。
驗收組成員簽名:
溫州 (略)
2024年5月23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