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批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 地點 | 建設 單位 | 項目 概況 | 公眾參 與情況 | 相關環保措施承諾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環評文件鏈接 |
1 | (略) 應店街鎮上游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 (略) 應店街鎮上游村樓家塢自然村北側 | (略) 應店 (略) | 項目投資1646.(略)元,項目對大壩及壩基進行防 (略) 理,上下游護坡加固改造, (略) 面硬化及防浪墻建設;現狀溢流堰拆除并原址重建埋石砼溢流堰,改建右岸引水渠;增設觀測監測設施和管理用房,增設安全警示標準化管理設施,景觀綠化提升等。 | / | 建設單位承諾在本項目建設和運營中,將嚴格遵守相關環保法律法規,落實“三同時”制度,按照本項目環境影響報 (略) (略) 環評審批意見實施項目建設,切實落實各項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措施,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建設單位承諾,項目未經環評批復不開工建設。若項目在建設和運行過程中產生不符合經審批的環評文件情形的,建設單位將及時辦理相關環保手續。 | 施工期 廢氣 (1)在靠近敏感點 (略) (略) 域,設置施工圍擋,并按需增 (略) 、施工便道的灑水次數;尤其對于距敏感點50m范圍內的施工現場,旱季 (略) 、施工便道及時進行清掃,保持潔凈,并加大灑水次數。 (2)加強進出工地施工車輛的清洗。 (3)施工散料運輸車輛采用加蓋篷布和濕法相結合的方式,減少揚塵對大氣的污染,物料堆放時加蓋篷布,并定 (略) 線進行清掃。 (4)臨時堆場做好圍擋、覆蓋及恢復工作。 (5)施工場地清理和拆除工程階段,做到先灑水,后清掃和清理,防止揚塵產生。每日灑水、清掃不少于兩次。同時在大風天氣禁止施工。 (6)為減少汽車尾氣及施工機械廢氣對周邊環境影響,通過施工單位采取定期檢修車輛和施工機械,保證良好的運行工況,使用清潔燃料,防止運輸車輛超載等措施來實現。 (7)本項目設一幢管理用房,內部僅進行簡單裝修即可,污染物源強不大,施工方優先選用環保型內墻涂料,加強室內的通風換氣。 廢水 施工機械清洗、車輛沖洗廢水采取隔油、沉淀池去除油污、泥砂后回用;施工場地設置臨時排水溝,施工期間產生的雨水匯水經沉沙池緩流后匯入溢洪道。 噪聲 (1)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盡可能地選用低噪聲機械設備,并對各類高噪聲設備進行定期維護保養,保證施 (略) 于低噪聲、良好的工作狀態。 (2)加強施工營地機械設備施工管理,限制運輸和施工車輛行駛速度,合理選擇裝卸等施工機械停放場所,降低組合噪聲級,施工場地盡可能遠離敏感點,高噪聲機械設備布置在施工場地遠離 (略) 。 (3)固定機械設備通過排氣管消聲和隔離發動機振動部件來降低噪聲;對動力機械設備進行定期的維修維護,避免因部件松動或損壞而增加其噪聲源強;暫不使用的設備及時關閉;運輸車輛進入施工現場應減速并減少鳴笛;在臨時鋼筋加工廠、模板加工廠作業過程中,廠房南側均保持封閉,均在室內工作。 (4)合理安排工作時間,施工時間選在白天公眾正常上班期間,同時高噪聲施工避開午休時間。 (5)午夜22時至次日凌晨6時禁止高噪聲施工作業。 (6)對臨近敏感點 (略) 及施工營地,通過 (略) 設置2.5m高的鐵皮擋板進行降噪,尤其對于敏感點距離20m范圍內的施工現場;高噪聲機械設備的施工應集中安排在晝間;對臨近敏感點的施工便道,應通過限速、 (略) 平整和夜間禁鳴等措施降低車輛運輸交通噪聲影響。 (7)合理安排 (略) 線和運輸時間,最大程度減輕沿線噪聲敏感點的影響。此外,建設單位及施工單位設專人負責與周邊公眾的協調工作。及時聽取公眾對噪聲影響的意見和建議,并盡可能地滿足公眾要求;同時做好工程施工的解釋宣傳工作,一定程度上取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固廢 施工余方堆場暫存后直接交由 (略) (略) 應店街鎮上游村村民委員會統一調配,用于上游 (略) 、建筑修補等村鎮范圍內公共設施填方使用。 施工過程清理出的浮油等已委托有資質 (略) 置。 人群健康 做好施工人員的衛生保健、防疫檢疫工作 (略) 衛生管理工作,建立疫情報告制度 交通 與交通管理部門協商,制定臨時交通管理措施,在 (略) 段設置警示牌。 景觀保護 做好施工廢污水、揚塵、 (略) 理措施,并保護 (略) 附近現有植被和地貌景觀,施工場地做好裝飾性圍欄措施,盡量減少施工對視覺的不利影響。此外,施工單位加強組織管理,嚴禁施工人員 (略) 范圍外進行挖掘或破壞。 生態環境 (1)已按水庫情況設置合適的施工方案,充分 (略) 用地,嚴格控制臨時占地范圍,不超標占地,工程結束后及時清理施工現場。 (2)嚴格按照施工圖紙、紅線施工,不額外占地施工。 (3)加強環境管理。對破壞的植被盡快恢復,建立生態防護體系,防止水土流失,避免和減少泥沙及有害物質進入河流,影響水域環境。 (4)加強宣傳,編印施工環境保護手冊,增強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建立和完善魚類保護規章,嚴禁施工人員捕撈。 (5)加強監管,嚴格按照環保要求施工,避免生產廢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體及周邊環境,避免發生水污染事故。 營運期 地表水 (1)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成運行期間,應加強流域內和水庫內水質的監測,包括水庫上游及壩下河段的水質監測。 (2)確保下游河段水量能維持其生態環境。 (3)應對沿線污染源進行整治,進一步提高污水回用率,減少入河污染物。 (4)嚴格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森林法》、《水法》、《水土保持法》、《農業法》、《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法》等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及其地方法規。 (5)科學施用農藥、化肥,嚴格 (略) 農藥的使用品種和數量。 (6)在壩址 (略) 推行配方施肥,增加有機肥使用比例,控制化肥施用量。 (7)生活污水由 (略) 理后經管道連至農村生 (略) (略) 理達標后用于附近農田澆灌。 地下水 (1)及時 (略) 水質監測點,加強對水庫水質監測,掌握水庫水質變化情況。 (2)了解掌握水庫周圍等排水口水質情況,做好應急防范工作。 (3)禁止在水庫內進行養殖,禁止在水庫周邊亂堆垃圾。 (4)建立風險事故應急機制。 (5)源頭控制措施。及時掌握水庫周圍排污情況,相互幫助、相互協調,確保做到達標污水排放。 (6) (略) 入庫水質監測,嚴禁超標廢水排入。 (7)制定地下水風險事故應急響應預案。 (8)制定向水利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制度,特別應提出污染事故報告的要求。 生態環境 (1)保護水庫的水生生態系統完整性, (略) 的生態流量。 (2)施工結束后,在水生植物群落恢復方面,應優先考慮選擇少量先鋒物種。 (3)統籌規劃、科學實施增殖放流,合理安排增殖放流品種、數量。 (4)施工結束后對臨時堆場進行土地平整和綠化。 (5)下泄流量工程措施保障。 | 詳見環評附件 |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對上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審批意見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維護公眾環境權益,現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告。公告期為2025年1月16日至2025年1月23日(5個工作日)。
聯系人: (略) (略)
聯系電話:(略) 傳真:(略)
通訊地址: (略) 暨陽 (略) (略) 公共服務中心生態環境窗口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上述擬作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