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 (略) 在區域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對該建設項目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和要求,現將其環境影響報告表予以公示。
一、建設項目名稱及概況
項目名稱:年產智能垃圾分類設備(系統 )1000套、 (略) 理設備(系統)1000套、工業機器人1萬套、垃圾分類大數據系統100套、節能環保設備(系統)100套
項目性質:新建
投資總額: *** 萬元
行業代碼:C3591環境專用設備制造
建設地點:本項目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 (略) (略) ,周圍環境狀況如下:東面和北面為無名河道;西面為蘇州 (略) ;南面為蘇州 (略) 、涅 (略) 、蘇州 (略) 、蘇 (略) 。周圍環境概況詳見附圖3。
項目概況:蘇州 (略) 年產智能垃圾分類設備(系統 )1000套、 (略) 理設備(系統)1000套、工業機器人1萬套、垃圾分類大數據系統100套、節能環保設備(系統)100套項目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 (略) (略) 。項目總投資 *** 萬元,員工400人,生產班制為一班制,每班8小時,年工作300天,年工作時數為2400小時。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
施工期主要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噪聲、固體廢物、廢污水、廢氣等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營運期主要影響因素:員工生活污水對水環境有一定影響;本項目產生的廢氣對周圍大氣環境有一定影響;生產設備機械噪聲對周邊聲環境有一定影響;生活垃圾及 (略) 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三、建設項目擬采取的環保治理措施
大氣環境:本項目打磨工段收集的顆粒物經滾 (略) 理后,尾氣經過管道合并通過30m高3#排氣筒排放,捕集率99%,顆粒物去除率99%。擦拭工段收集的有機廢氣、噴塑烘干工段收集的有機廢氣及噴漆工段收集的漆霧顆粒、有機廢氣通過管道合并進入后續“干式過濾+活性炭吸附-脫附+CO催化燃燒”處理后通過30m高1#~2#排氣筒排入室外的空氣,廢氣捕集率99%,處理效率分別為漆霧去除率約99%、有機廢氣去除效率約90%。噴漆線、噴粉線天然氣燃燒廢氣直接通過30m高4#排氣筒達標排放。焊接工段無組織排放的顆粒物、機加工工段無組織排放的有機廢氣、打磨工段未捕集并未沉降的顆粒物、噴塑工段無組織排放的顆粒物和未捕集的有機廢氣、擦拭工段未捕集的有機廢廢氣、噴漆工段未捕集的顆粒物、有機廢氣通過增強對車間的通風量可以達到無組織排放標準,對車間內空氣和周圍空氣影響很小。
水環境:項目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收集后經雨水管網排入附近河流。廢水主要為職工生活污水及生產廢水。生產廢水經自 (略) (略) (略) 回用,不排放。生活污水經市政污水管網排放蘇州市吳 (略) (略) 理,尾水達標排放京杭運河。
聲環境:本項目的噪聲源主要是各類噴涂線、等離子切割機、數控車床等設備的噪聲,噪聲特性為機械、振動噪聲,根據類比資料,噪聲聲級在75-90dB(A)左右,經過低噪聲設備、減振隔聲、 (略) 等措施,合理 (略) 界噪聲可以達到《 (略) 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 -2008)3類標準。
固體廢棄物:不合格品、金屬邊角料、除塵器收塵、廢砂紙、廢砂子、沉降的金屬粉塵外售綜合利用;焊煙收塵、干法收集的塑粉顆粒、廢 (略) (略) 理;漆渣、廢漆桶、 (略) (略) 置;脫脂廢液、皮膜廢液、污泥、廢包裝容器、廢油桶、廢活性炭、廢催化劑、廢抹布、廢切削液、廢機油、 (略) 理膜、殘渣作為危險交 (略) 理處置;生活 (略) 門收集 (略) 理。固廢實現“零”排放。
四、環境影響報告表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要點
蘇州 (略) 年產智能垃圾分類設備(系統 )1000套、 (略) 理設備(系統)1000套、工業機器人1萬套、垃圾分類大數據系統100套、節能環保設備(系統)100套項目符合環境管理審批原則。通過對該項目的工程分析、污染因素分析,在采取本報告提出的污染控制措施的基礎上,產生的污染物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因此本項目在擬建地的建設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上述評價結果是僅根據建設方提供的規模、工藝、 (略) 做出的,如建設方擴大規模、變動工藝、 (略) ,建設方必須按照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程序要求,進行申報審批。
五、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方式
自公告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公眾可以在 (略) 查詢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全本,必要時可通過電子郵件、電話、傳真、信函等方式向建設單位或評價單位索取更多相關補充信息。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及主要事項
本項目公眾參與調查的對象主要是在附近居住的公眾。公眾對建設項目有環境保護意見的,可向建設單位和環評單位提出,并留下姓名、聯系方式、聯系地址。
征求公眾的主要意見包括當地環境質量現狀,對本工程的了解程度,工程建設及運營對工作生活的影響程度,對工程建設的態度以及其他意見和建議。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公眾可通過電話、傳真、信函、電子郵件等形式將意見反饋,也可直接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的聯系人,當面反饋意見。
(1)建設單位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蘇州 (略)
聯系人:鄧永財
聯系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 (略) (略)
聯系電話: ***
郵編: ***
(2)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南京 (略)
聯系人:于工
聯系地址:南京市高淳區東壩鎮信息新材料產 (略)
電話: ***
電子信箱: @@@ 63.com
【注】:請公眾在發表意見的【注】:請公眾在發表意見的同時盡量提供詳盡的聯系方式。
公告不得少于5個工作日,自公告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建設單位將為公告提供相關資料查詢、查閱服務。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