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擬對萬寧小海潮汐通道疏浚工程項目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 現將擬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在公示期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書面提出聽證申請。
傳真:0898-#
通訊地址: (略) (略) (略) 內政務服務大廳農林生態服務室
郵編:#
傳真:
通訊地址:
郵編:
萬寧小海潮汐通道疏浚工程項目 | |
(略) (略) " | |
(略) 和樂鎮小海海域 | |
海南南海海岸工程與生態環境研究所 | |
項目擬對萬寧小海潮汐通道進行疏浚,疏浚范圍整體呈“葉脈”狀布置,疏浚總長度10.89km。 | |
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當前產業發展政策和當地的發展規劃,其選址符合《海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海南省海洋主 (略) 規劃》、《 (略)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生態保護紅線等相關要求,項目實施符合清潔生產原則,所采取的各項環保措施基本可行,只要措施落實,可實現達標排污;項目正常排放的污染物對現有環境功能不會造成太大改變,項目建設可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根據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和影響預測結論,在該工程環保設施建設和提出的環保對策建議得以全面實施的情況下,可以滿足其使用功能的要求。因此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該建設項目是可行的。 | |
項目建設海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海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海南省海洋主 (略) 規劃》、《 (略)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海南省近岸海域環 (略) 劃(2010年修編)》、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三線一單”等的要求。 | |
項 (略) 小海海域,項 (略) 位和社會條件滿足項目建設和運營要求,項目選址水文動力條件、水質生態環境、工程地質條件適宜, (略) 不存在潛在的、重大的安全和環境風險,項目建設與周邊其他用海活動不存在功能沖突。項目建設期和運營期對周圍環境影響是可接受的,因此項目選址是合理的。 | |
工程施工采用了合適的施工方案,使用先進的工藝裝備及合適的建筑材料,降低了項目建設對周邊環境的不利影響。在施工作業中嚴格遵守技術規范,以環境保護意識貫穿于整個建設過程中;施工期從施工工藝、施工設備選擇、環保措施、原輔材料等方面綜合分析;本項目運營期不產生污染物。項目施工期和運營期清潔生產水平符合清潔生產要求。 | |
本項目運營期不產生水、氣、聲、固體廢物等污染物,本項目不設總量控制指標。 | |
(1)懸浮泥沙污染防治措施:采取合適的施工工藝及施工設備,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和進度,選擇海況好的時間施工,以減小懸浮物的擴散范圍;疏浚施工過程中,挖泥船應精確定位后再開始開挖,避免超挖,避免 (略) 域重復施工; (略) 兩側和溢流口布設防污簾,控制SS擴散影響范圍,減小懸浮泥沙 (略) 周圍擴散;嚴格控 (略) 回填高程,防止疏浚土 (略) 的上方向外擴散。 (2)水污染防治措施:嚴格管理施工船舶和施工機械,嚴禁船舶帶“病”作業,嚴禁油料泄漏或傾倒廢油料,嚴禁施工船舶向水域排放 (略) 理的機艙水;施工船舶設置生活污水收集罐和油水分離器或裝灌油污水的艙柜或容器等,集中收集和貯存,船舶施工人員生活污水和船舶含油污水均收集上岸,由船舶運營方聯系有船舶生活污水和含 (略) 置資質單 (略) 理;項目施工期租用和樂鎮民房作為施工營地,生活污水經三級 (略) 理后,由吸糞車定期清運;資源化利用部分疏浚土轉運時難免含有少量水分,在運輸過程中對沿線環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因此,運輸卡車車廂底部應鋪設防水土工布,防止運輸過程中疏浚土中的殘留水分泄露。 (2)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本工程疏浚土總方量376.#方,疏浚土擬用于小海北側魚塘回填和資源化利用,不得隨意丟棄;施工人員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在指定的場地, (略) 環衛部門運 (略) 理 (略) 理,不得將垃圾隨意丟置;施工船舶、機械設備發生作業操作性的殘油、洗滌油應及時盛接,與生活垃圾中分揀出來的危險廢物交由有危 (略) 理資質的單位將 (略) 置。 (4)噪聲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單位應注意施工機械的保養,維持施工機械低聲級水平,避免超過正常噪聲運轉;口門附 (略) 距離港北鎮較近,建議沿岸設置圍擋,并對高噪聲設備實行減震、隔聲措施;合理安排高噪聲施工機械作業的時間,禁止夜間施工;資源化利用部分疏浚土轉運過程中減少車輛車鳴笛次數,控制車流密度,減少對運輸沿線附近居民的噪聲影響。 (5)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機械及船舶采用清潔型燃料,在施工機械設備排氣口加裝廢氣過濾器,同時保持有關設備化油器、空氣濾清器等部位的清潔;疏浚土瀝干后暫存和轉運要加蓋蓬布、控制車速,防止物料灑落和產生揚塵;卸車時應盡量減小落差,減少揚塵;資源化利用的部分疏浚土要及 (略) 理,縮短疏浚土停留時間;疏浚土運輸過程中車廂關緊,防治運輸過程中疏浚物灑落;縮短施工周期,減少臭氣影響時間。 (6)生態保護措施:疏浚施工環節應盡可能避開漁業資源繁殖季節;疏浚準確定位、詳細記錄其過程,嚴格按照施工平面布置進行作業,控制施工作業面,避免 (略) 域重復作業;施工過程中應盡可能采用對水體擾動小的機械設備,減少泥沙的擴散和再懸浮;控制船舶的發動機噪聲和其他設備的噪聲;建議施工期和運營期加 (略) 附近海域的水質監測;工程結束后及時進行生態補償,補償金額不少于374.#元。#域回填施工嚴格按照劃 (略) 域回填,不得占用周邊的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等其他性質的土地;工程施工控制好施工作業帶寬度,施工作業盡量占 (略) 域, (略) 域植被的占用與壓踏;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場地, (略) 采取防塵布苫蓋、撒播草籽等方式及時進行生態恢復,改 (略) 生態環境。 綜上,本項目環境保護措施是合理、可行的。 | |
(略) 大氣環境達《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聲環境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中2類標準; (略) 海水水質總體符合《海水水質標準》(#)二類標準;沉積物質量達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生物質量達一類生物質量標準。 | |
本項目的環境風險包括:由熱帶氣旋及其引發的巨浪、風暴潮對工程自身的潛在風險;項目施工期船舶碰撞、溢油風險事故。項目施工期及時掌握和了解當地熱帶氣旋、風暴潮監測預報信息,風浪較大天氣禁止作業船活動,避免造成人員生命財產損失;項目施工期間,海上施工作業將占用一定的海域空間,同時挖泥船、物料運輸船等來回運輸,加大了海域的通航密度,對該海域通航安全造成一定的干擾和影響,增大了船舶相互碰撞發生風險事故的幾率。因此項目施工期,采取船舶碰撞和溢油風險防范措施,加強船舶的管理,并制定溢油應急計劃,有效防止事故發生及減輕其危害,本項目的風 (略) 于可接受范圍內。 | |
建設單位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要求,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階段開展了公眾參與工作;建設單位已進 (略) 上環評公示、2次報紙公開公示以及現場公開公示,符合《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要求,并按照要求編制公眾參與說明,公示期間內未收到反對意見。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